南阳师范学院
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阶段,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校连续获批我省第二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后明确定位, 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加快建设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新常态、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和河南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要求,明确学校在新形势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基本遵循,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南阳师范学院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规划(2016-2020年)》。
一、建设背景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占地面积1785亩,教学实验用地500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14.7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5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5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成教生18000余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1个。其中,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河南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获批建设了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社科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南阳玉文化研究院、省级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学校主办的《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党委、行政一向重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世纪90年代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在办学资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举办“实用人才班”,帮助解决地方实用人才匮乏“燃眉之急”。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在原有教师教育特色前提下,重心有所转移,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结构,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双师双能型”人才高地,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在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道路上取得长足进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省教育厅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中期评估,2016年入选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计划。
当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新常态下高等教育面临双重转型,河南则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既面临着大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贡献,更是学校的时代担当和全校上下的共同心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完全有能力依托上级党委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改革发展新动力,牢牢把握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主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开创事业新局面。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立定位准确、类别清晰、结构合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具有河南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等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通过项目带动、资金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使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综合改革。全面梳理、系统总结近年来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制度体系,增强转型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着力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实验实训基地等重点难点领域的改革;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探索专业认证新路径,以评促建、以评促转,使学校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2、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学校党委、行政的统筹权,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域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制定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布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基础和载体,存量调整传统专业,增量优化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探索发展留学生教育,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3、市场引导,服务需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推进需求传导式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省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验实习实训在教学中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以应用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考核评价;探索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度,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5、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完善应用技术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探索解决制约应用技术类型教育纵向发展难题,打通人才成长“断头路”,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立交桥”,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应用技术类型教育提供多种机会。积极探索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创造条件招收在职技术技能人员开展学历教育。
6、讲求实效,强化落实。规范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规划执行流程,周密组织,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强化责任,扎实做好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规划前期宣传引导、中期检查评估和后期验收,认真推行责任追究、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保证规划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1、形成一批转型发展典型成果。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有效途径,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在实践中挖掘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实践—理论—推广—完善”的路径,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转型发展成果。
2、总体就业创业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专业体系、培养方案、质量标准更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3、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明显增强。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建成一批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以及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4、人才培养立交桥更趋畅通。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方式等得到有效改革,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加强,为一线劳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体系,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相关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学科专业,加快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注重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新兴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依据社会需求及高考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依规科学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根据学生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开发。将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建立科技创业教育体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业、科技推广能力,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支持学生尽早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项目,鼓励学生选修第二学位,建设专兼职相结合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开设创新创业辅导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指导创新成果转化,为师生实训实习、科技孵化、创新创业提供综合服务。发挥我省各级各类支持众创空间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现有场所,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批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有序衔接、相互促进、螺旋提升。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五)建设区域和行业科技服务中心
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驱动组织科学研究,广泛开展研发设计、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科技交流等科技服务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中高职院校联动,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建立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六)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专业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引进行业公认专业人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或担任兼职教师,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和岗位实践。
(七)构建多元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鼓励社会组织、专门机构和公众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重视评价结果运用,构建评价激励和导向机制,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以应用型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建设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群,着力打造适应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的信息工程类、光电材料类、建筑工程类、农业生化类、文化产业类、商贸管理类、宝石工艺类、教师教育类等专业集群,逐步形成以特色鲜明、条件完善、发展潜力大的应用型专业为支撑,以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为主体,体现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体系。
1.立足市场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
(1)加大学科专业调整与改造力度
进一步优化专业体系,使学科专业布局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专业建设方面,进一步从偏重于学术性的专业体系向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体系转型,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以学生职业发展为重点,真正实现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
对服务对象相近、相互支撑度高的学科专业进行集中整合,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组、新建商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设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以有利于学科专业及服务对象的延伸和拓展。
(2)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建立专业方向市场需求调研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建立专业招生调节制度,对于就业面窄、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实行停招、限招或隔年招生等措施。计划在5年内逐步淘汰公共事业管理、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信息与技术、信息计算科学等应用性不强、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本科专业;对日语等社会需求量较少的长线专业实行隔年招生;重点增设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专业,按照每年3个新专业的目标分年度申报种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工程造价、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本科专业,构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和专业集群。
(3)做精做优师范专业
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卧龙学院),实行小班授课,走精品师范之路,实现从规模扩大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新思路,打破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把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开来,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统一起来,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把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统一起来。根据我省师范院校布局安排及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状况,积极面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的实际,下大力气,排除障碍和阻力,压缩师范比例,走精品师范教育、特色师范教育之路。依据近两年国内比较公认的武书连高校专业综合排名和河南省特岗教师需求等重要指标,重点建设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学前教育、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应用心理学8个教师教育专业。对其他的教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个教师教育专业,首先将其转型为非师范专业,并通过逐年停招、改造转型等方式,逐步优化我校教师教育类专业。
2.依据产业结构,建设重点专业及专业群
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电子信息、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培养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将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旅游管理等若干个重点专业,形成与我省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珠宝玉器、文化传媒等产业链相关的专业集群。
(1)信息工程类专业群
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占世界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河南省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因此,我校将积极打造信息工程类专业群,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依据我校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基础,将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为龙头,涵盖通信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专业集群。同时,根据电子信息产业链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逐步增设物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并加大师资、实践教学设施和经费的投入,培养在电子信息科学领域具备坚实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具有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省内优势明显、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电子信息工程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2)建筑工程类专业群
土木建筑行业是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工业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些都急需大量的工作在一线的土木建筑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此,我校将依托现有建筑工程类专业基础,积极打造以土木工程、建筑学为龙头,涵盖工程管理、测绘工程、环境设计、园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建筑工程类专业集群。同时,逐步增设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建筑行业产业链相关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相关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发、施工及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省内土建行业优势明显的高层次建筑工程类应用型技术及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3)宝石工艺类专业群
玉雕产业是南阳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河南省玉文化产业基地,南阳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是我国玉雕生产加工及销售重要集散地。为此,我校依托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与拓宝玉器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玉雕产业人才培养,2010年我校成为河南省首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并开始玉雕设计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我校玉雕设计人才培养优势,服务南阳玉雕产业,我校将以工艺美术(玉雕)为重点涵盖雕塑等专业,同时积极申报与玉雕产业相关的专业,形成玉雕工艺类专业群,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珠宝玉石材质基本特征,能够进行设计、加工,通晓宝玉石价值评估,掌握珠宝玉石鉴定方法的应用型人才,打造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服务玉雕产业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商贸管理类专业群
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业,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占河南国民生产总值近六分之一,旅游产业人才需求旺盛。同时,郑州国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获批对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为此,我校以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为重点,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统计学等专业,构建以服务区域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中心的经贸管理类专业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胜任经贸企业及政府部门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打造金融业、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产业管理类高层次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5)农业生化类专业群
生物、化学类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创新团队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授予点,相关专业与河南天冠集团(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宛西制药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拥有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具有深厚的产学研积淀。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深化与实施,基于现代先进技术的集约化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业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正迅猛发展,而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和食品深加工大省,拥有双汇集团、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大型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都需要大批相关产业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为此,我校将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为重点,涵盖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专业,并逐年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服务农业粮食生产与加工产业的新专业,打造服务地方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河南农业大省、南阳农业大市的地域优势,围绕都市农业、有机农业,走培养精英化现代农业高技术人才之路;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的协同创新,高起点申报国家级重点课题,力争在农学方面实现学校国家级奖励的重大突破。
(6)新闻传媒类专业群
新闻传媒产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媒体规模排名全球第一,产业前景广阔,这就需要大批传媒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依据我校传媒类专业办学基础和传媒类专业在省内具有较强优势的状况(在武书连国内专业排名中属于B级)。我校将积极打造以播音主持艺术、动画为重点涵盖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等专业的文化传媒类专业群。同时,通过增设广告学等传媒行业相关专业,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形成国内影响力较强、省内领先的文化传媒行业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7)文化产业类专业群
演艺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演艺产业的大力扶持,演艺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演艺产业对文化产业产值贡献正在逐年增加,这就需要大批服务演艺产业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我校将依托音乐、体育等传统优势学科,培养掌握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等产业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能力,尤其是策划、经营和管理文化产业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打造以音乐表演、舞蹈编导为重点涵盖舞蹈学、音乐学、戏剧影视文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服务演艺产业链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8)教师教育类专业群
当前,我校共有18个教师教育专业,几乎涵盖了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所有学科专业,教师教育专业覆盖面过广,这与当前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我校将充分结合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等关键因素,对现有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结构优化。依据近两年国内比较公认的武书连高校专业综合排名和河南省特岗教师需求等重要指标,对省内排名比较靠前和河南省特岗教师需求超过500人的教师教育专业进行综合考量,逐步形成涵盖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专业集群。对其他的教师教育专业,将通过逐年停招、改造等方式逐步转型消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培养具有丰厚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中、高等学校从事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3.携手行业企业,共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
(1)依托行业企业和地方建设重点专业及专业群
依托南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奥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天冠集团、宛西制药集团、福森制药集团等建设农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依托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浙大华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南阳光电产业聚集区、中南光电有限公司等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依托河南省玉文化改革实验区、镇平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镇平县人民政府建设工艺美术(玉雕)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依托双汇第一工业园、郑州丰乐园企业集团、建设银行、河南省旅游局、上海巴黎春天、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建设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依托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南阳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天工集团、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依托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社、南阳博众金典文化传播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等建设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等。基本实现覆盖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2)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教学条件
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的建设,新建校内外实训基地300个以上,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700个左右,建成省级示范实训基地3~5个左右,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5~8个。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各类社会人员职业培训为目标,按照“产学结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开放式、共享型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性实训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训练理念、综合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基于ISO9000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实验实训规程,加强实训基地环境文化建设,形成技能训练与职业培训的“共享资源”平台。着力探索适合信息工程类、建筑工程类、宝石工艺类、农业生化类、文化产业类、教师教育类等专业特点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律,建立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的教学型车间,兼具学习性和生产性功能,摒弃简单拷贝生产现场的做法,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计划5年内,学校通过自筹、企业捐赠以及校企共建等途径,升级改造现有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38个实训室设备,新建材料工程、能源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珠宝玉雕设计等50个专业实训室。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新建30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充分满足学生半年以上的准就业实习需要。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和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确保校外实习基地既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场景,满足顶岗实习需要,又为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条件,形成“互利共赢”的机制,保证校企可持续合作。
(二)建立“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专业改革与发展指导委员会,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根据企业产品特征编写补充教材,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制定学生评价机制,签订实习、就业协议,把“校企双主体”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积极试点与企业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在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一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资源的深度合作模式——企业派专职人员参与学院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学院的管理人员和教师既懂教学,又了解市场,从而能够紧密围绕人才市场需求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计划。二是创新日常管理体制。学院设立理事会管理日常事务。理事会由甲乙双方指派人员组成。院长由理事会外聘,分管教学副院长从校内选聘。理事会负责管理学院日常事务,并有权校内公开选聘教师,决定学院内部分配制度。三是创新课程和教学模式。在遵守教育部、教育厅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决定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向。
2.完善符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
借力行业企业联手设计适应“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通过走进行业企业、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兼职等多种方式,让行业企业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以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信息技术为内容的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与创新多学期、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教学创造条件。
强调各专业必须遵循相关行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树立“做中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优化整合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基础、专业、拓展与复合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全面推进课程群建设,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及考核和激励制度,积极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开办嵌入式人才培养试验班
依托行业企业开办嵌入式人才培养试验班。积极探索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顶岗的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和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师徒项目制等教学改革。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由两支培养队伍(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培养专业人才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师岗位培训与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由我校教师讲授理论部分、企业人员讲授实践部分的课程教学模式。
4.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一是针对不同专业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课程群,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专业的前沿热点问题。二是建立学业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创业导师制,分别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科研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三是以校内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在专业上依托合作企业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让学生“带着想法来,拿着产品走”。四是与社会上的创新创业园区开展深度合作,建立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对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提供资金、培训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携创新创业项目入园开展真刀真枪的实训,培养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5.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举、课程融通”的大学生职业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培养模式改革,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运用现代技能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手段,开发与专业配套的延伸拓展课程,在学生学完专业主干课程后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使学生做到“虽无工作经验,但有一技之长”,达到对岗位的快速适应和稳定就业。同时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工学交替”等方式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现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岗位实践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深化“顶岗实习”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逐步使多数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现师资队伍的调整、转型和提高,力争在5年内全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能较好较快完成转型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理工科、管理类和艺术类专业)3年内实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1,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1.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引进
学校在新进教师工作中,要有计划地注重引进具有实践背景和行业工作经历的师资人才,从创新引进政策、完善运行体制、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对其中条件突出、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进人资格的前提下,可优先予以引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中应用型教师的比例。
建立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管理理念,建立起“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量身定制”的教师引进方案,突出团队力量,凝聚团队。对青年专任教师招聘,坚持择优选聘和注重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聘用考察标准,以“是否具有可塑性,是否具备培养潜质”为依据。返聘专任教师,坚持稀缺性原则,在注重身体基本素质前提下,以专家型、权威型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聘用重点。
2.加大聘请兼职应用型教师力度
各教学单位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重视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专家、高级技师等来校兼职兼课,以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实验教学、指导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承担相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实训,帮助校内青年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支持和鼓励各二级教学单位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加强教师实习基地建设
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各教学单位要结合学科及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在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主动联系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与基地签订教师培养合作协议,建立广泛和相对稳定的教师实践实训基地及挂职锻炼场所,并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原则上每个本科专业至少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或签约一个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共建单位。
4.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
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二要组织教师参加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社会组织开展的业务活动,通过深入社会相关领域、开展实质性的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价值及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三要支持教师参加国家、行业举办的各级各类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短期培训及职(执)业资质考试,鼓励教师取得高校教师系列以外的中级及以上职(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等。四要支持教师参加产学研合作及校校联盟、校企联盟,通过实践调研、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开发等形式,引导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社会经济活动,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五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参加市(厅)级以上的技能竞赛,把教师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与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相结合。六要组织相关课程教师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讨,加强教师对新进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技能的培训,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方法,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5.建立教师挂职锻炼制度
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师挂职锻炼纳入学校年度教职工进修培训计划和年度考核。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实习或挂职锻炼。对新进入学校工作的专任教师,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的,原则上须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三个月以上。对挂职锻炼的教师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方面优先推荐。
6.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资源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现场教学观摩、实践教学指导课等,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锻炼,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学岗位。近三年新进的35岁以下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必须兼任实验教学工作。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践锻炼将作为讲师评聘依据之一。
7.实施教师服务企业行动计划
支持广大教师接地气、下基层,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成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支持教师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开展管理和技术培训,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活动。
(四)推进产学研协同的社会服务能力
1.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建机制
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与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强化技术集成与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打造具有可操作性的产学研平台
以技术研发、技术储备、技术转移、技术服务为导向,以场地设备相对集中,项目合作真实可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具体目标,重点建设几个代表性的校企科技合作平台。按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标准、工程硕士申报条件标准做好人才储备、成果积累。鼓励和支持建设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鼓励和支持与政府联合建立决策咨询机构。学校提供必要的日常运转资金,由企业或政府投入资金用于研发。鼓励探索多元化的校企、校地联合、研发模式,以教师、院系与企业、地方政府进行产学研联合的模式为主。
3.构建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
修改原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将原有的偏重于基础研究科研奖励政策,转向鼓励和支持应用性学术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加大专利的奖励力度,提高专利在科研工作量核算中的权重,加大软件著作权的奖励力度,把软件著作权纳入科研工作量核算体系。
(2)进一步加大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奖励力度,并对参与单位和参与人员名次的奖励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提高对厅级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奖的奖励额度,并对不同的厅级奖励额度进一步细化。提高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科研工作量核算中的权重;提高厅级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奖在科研工作量核算中的权重,对不同的厅级奖励进行细化。
(3)进一步修改横向课题的经费管理支出办法,在国家相关法规允许范围之内,提高横向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横向经费在科研工作量核算中的权重。
(4)对教师在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或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或其他学校规定的机构服务和工作时间进行量化,并纳入科研工作量核算。
(5)提高EI论文的奖励额度;提高EI论文在科研工作量核算中的权重。进一步细化一二级学术期刊奖励办法,理科类、工科类、社科类期刊分别执行不同的奖励办法。
(6)把科技成果奖、专利、横向课题经费、教师服务企业或地方政府等内容纳入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的考核范围之内。
(7)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制订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等工作,把参与制定标准纳入科研工作量核算体系。
(8)鼓励院系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及地方政府的产学研研究,鼓励支持教师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创业,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转让,并把取得的成果纳入院系领导班子考核的内容。
4.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正确处理企业、高校、教师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和支持教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教师和企业或社会其他单位的合作模式是多元的,其成果转化方式也是多元的,科研处制定指导性政策,不涉及具体的合作和成果转化协议。教师在和企业合作之前,充分协商签订双方认可的合作协议,并对成果的归属和利益分配进行详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学校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下,充分照顾教师的个人利益。
5.丰富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师资、技能、就业与创业等各类培训,把学校建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解决行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把学校建成应用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积极参与和承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重大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与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把学校建成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智力支持中心;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升地方文化建设品位,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学校建成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学校治理结构的调整,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和示范校建设办公室,统筹协调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明晰学校的转型发展思路,确定转型发展目标定位,制定学校转型发展规划和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将学校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
(二)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办学、合作治理的格局。建立由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绩效评价。
(三)加大专项经费支持力度
探索建立符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办学绩效评价制度。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费拨款机制,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专业技术性强、人才培养不足的应用型专业支持力度,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强、提升产业链价值贡献大的专业集群予以倾斜支持。
(四)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细化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引导学校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存量调整,支持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建设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办学过程。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相关人才支持项目。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完善科研项目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制度,强化应用型高校的科研定位,重点扶持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强化督查指导,确保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对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的奖励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与国外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
(五)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认真总结梳理转型发展试点经验,继续推广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