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我校未来五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大力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全面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南阳师范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学校“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国家和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巩固和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加强本科教学的各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声誉良好。五年来,我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高职教育为补充,逐步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数由2005年11585人上升到2010年的18154人,增幅达到57%;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高,考研录取率从2005年的8%稳步提高到2010年的15%;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良好,毕业生被社会誉为“卧龙学子”。2007年,我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内涵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来,遵循“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特色(重点)专业、新办专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传统专业办学优势,科学合理稳步发展新专业”的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科专业由2005年的33个增加到2010年的5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生物学、化学等2个专业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等5个专业被遴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等11个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同时,“十一五”期间,我校对工程管理等19个新办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全面提高了新办专业建设水平。
3.教学基本建设不断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学校加强了课程、教材、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被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英语阅读》等7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校级精品课程50门;出版特色教材60余部;实习基地由2005年的80个增加到2010年的170个。
4.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成果显著。五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明确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于2006年、2009年两次完成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9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195项;31项教改项目通过省级教学成果鉴定;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共评出校级教学成果奖42项。
5.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科竞赛成果丰硕。五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课内教学基础上,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科技训练及各类学科竞赛,不断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河南省科技文化节、河南省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30余项、省级奖600余项。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校全面完成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十一五”规划目标,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转型,目前我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1.教育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创新意识不强,发展活力不够,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并未得到完全落实。
2.教学投入的增长,仍然赶不上专业发展特别是应用型专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等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差距较大。
3.专业结构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有待提高,新办专业的数量较多且内涵建设水平不高,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4.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仍需加强,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仍离创新人才培养尚有较大距离。
5.教师对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教学的精力仍然不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整体结构优化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矛盾依然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 “十二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当前,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使国家繁荣、民族兴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也为我校“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面临的机遇
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教育强国”战略,给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迈向世界人才强国的目标;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40%。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我国正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为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使得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这为我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3.高等教育国际化为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国际网络教育技术的日趋成熟为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条件。高校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办学视野,提升人才培养水准,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这为我校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面临的挑战
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高校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关注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1.高校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表现在优秀生源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优秀人才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作为处于地缘劣势的地方高校,这些日趋激烈的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更大。如果不能牢牢抓住机遇,如果不能认清形势,如果不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如果不能创出特色,就面临着与同类高校拉大差距的危险,甚至丧失生存发展的空间。
2.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我省新兴产业的实施,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以传统的文理专业为基础的地方师范院校,不仅专业学科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面临着师范类专业人才需求萎缩以及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等的挑战和现实困境。如何坚守师范教育,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加强应用性专业的建设,适应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类型,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人才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关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校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任务和目标,国家、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涉及生源质量、财力投入、条件保障、培养模式等教学基本问题,也涉及精力投入、制度创新、培养机制以及规模、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关系与协调等很多深层次问题。这些都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
目标与任务
“十二五”期间,是我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省实现“两大转变”、“两大建设”目标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将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坚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的建设人才。
二、基本思路
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生命线的思路,稳定办学规模,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合理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增强精品意识,深化质量工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和条件建设,全面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全面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基础;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总体目标
——抓住一根主线: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使我校成为“立足南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打造两项特色:一是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二是打造紧密结合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特色。
——实现三个转变:教学模式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转变;教学资源建设由传统的分散单一型向立体化、网络化、共享型转变;教学管理机制由强调规范向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转变。
四、主要任务
1.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十二五”期间全日制本科生规模适度稳定在21000人左右,高职高专5000人左右,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扩大省外招生范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2.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结合教育部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加大对现有专业的整合力度,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富有特色的专业体系。到2015年,本科专业达到65个左右,培育、打造25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并使其中10个左右专业达到省级或国家级建设标准。重点培育1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南阳市支柱产业相关的新专业。
3.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卧龙学子”人才培养品牌。同时,逐步完善学分制、导师制和学生双学位辅修制,建立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 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质量建设。大力推进开放课程与资源共享支持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课程教学建设管理体系。取得一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建成一批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使校级精品课程达到10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达到20门以上,课程资源建设基本满足“学分制”对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5.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新办专业和文科类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重点建设10个以上专业教学实验平台、专业能力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争取共建校内综合实习实训基地4个以上。
第四部分 “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措施及保障
一、主要措施
围绕“十二五”期间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五项计划,构筑三大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实施五项计划
——专业结构优化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按照“做精师范专业,做强应用型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我校专业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根据社会需求、招生、就业及规模情况,建立专业调控与优化机制,对现有专业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发展布局,以新增专业建设为抓手,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不断拓展办学领域和培育学校发展新的增长极、适度增大办学体量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资源配置,加强学科专业共享平台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转型,积极培育与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光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我省新兴产业和南阳市支柱产业相关的新兴专业,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豫西南地区支柱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强化通识与彰显个性相结合,拓宽基础与加强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推进合作培养、模块化培养、主辅修制、自主选择等培养模式改革,创立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水平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积极推进分层教学,扩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和选择教师的范围,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和制度环境。
——素质教育创新平台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以创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平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社团的建设、引导和管理,深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打造以“三个课堂”为主线的三维素质教育创新平台。同时,充分发挥以“卧龙文化”为核心的地方特色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生成的影响力,打造培养“卧龙学子”的特色文化生态环境。
——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加大课程内涵建设力度,凸显课程功能,打造适宜高素质人才自我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专业课程平台。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规范课程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继续推动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以立项方式规范管理课程建设过程,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师教育培优计划。以做精师范专业为目的,改革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师德高尚、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建立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构建“训练、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师范生到中小学校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顶岗实习制度,引导师范生体验和实践教师职业角色。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与有关市(县)建立教师教育培优试验区,合作开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全面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努力使我校成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基础教育研究基地。
2.构筑三个体系
——创新能力训练体系。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发挥实验室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和拓展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以网络化管理为抓手,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和目标管理。加快推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逐步建立相关行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改革学科竞赛的管理体制,通过实施“大学生实践教学创新计划”,构建校、省、国家三级学科技能竞赛体系,全方位推进创新教育。
——两级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规章制度,按照责权利一体化的原则,逐步推进两级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管理程序和流程。规范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中的基本职能。建立并完善与学分制改革相配套的人本化、信息化、开放化的教务管理系统,构建高效共享的教学管理平台,推进教学管理网络化、现代化。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推进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机制,形成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库,定期公布学院教学运行状态数据,建立与评估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制定课程评估、专业评估方案,建立健全新专业评估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检查的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主要保障
1.完善激励机制
牢固确立并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在全校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强化各级领导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加大教学奖励力度,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和教学优秀奖、教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同等对待,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待遇同等对待。通过政策导向,使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双百计划与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不断加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各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启动“教师卓越支持计划”,通过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来保证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3.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将继续加大教学的资金投入,切实保障教学开支,确保教学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5%,确保教学经费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学校总经费的年增长比例;大力加强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全面保障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4.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各学院和学生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是结合课程学习、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等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助推器。同时,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不断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