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期刊部首页|

汉代文化研究

当前位置: 期刊部首页 -> 专题专栏 -> 汉代文化研究 -> 正文

《南都学坛》2025年第5期“汉代文化研究”栏目:摘要、关键词、引用格式

发布日期:2025-09-17浏览次数:

范晔《后汉书》论东汉的中兴与衰落

王亮军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在《后汉书》中,范晔揭示了东汉历史发展由中兴到衰落再到败亡的总历程,并对东汉中兴与衰落的阶段特征有深入的解读。范晔对东汉前期历史的记载和评论表明,能以史为鉴,在治理国家相关政策的选用上具有灵活性,立足于长久之道而用一时之策,这是东汉前期中兴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对于东汉渐衰以致败亡,范晔的认识包括事实与事理两个维度,前者从正、反两个方向论述了东汉倾危的具体原因,后者则重在追寻东汉失祚的根本因素,两者间深具“事”与“理”之结合的辩证逻辑。范晔对东汉中兴与衰落的认识,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仍具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范晔;《后汉书》;东汉;中兴;衰落;历史启示

引用格式:王亮军.范晔《后汉书》论东汉的中兴与衰落[J].南都学坛,2025,45(5):1-10.

少帝与北乡侯:《后汉书》本纪所见刘懿的双重称谓发微

徐鹏,杨戈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范晔一改《东观汉记》以来汉晋史书称刘懿为“北乡侯”的写法,在《后汉书》本纪部分对刘懿使用了“少帝”与“北乡侯”两个称谓。后世学者虽然对刘懿的“少帝”称谓多有解读,但仍有未尽之意。“北乡侯”称谓是东汉朝廷对刘懿身份的最终定位;而“少帝”称谓则代表了范晔在继承汉晋史书体例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对东汉政治史的理解。同时,这一双重称谓的使用,也反映出南北朝史学在称谓问题上“缘情而作,本无定准”的风格。

关键词:范晔;《后汉书》;少帝;北乡侯

引用格式:徐鹏,杨戈.少帝与北乡侯:《后汉书》本纪所见刘懿的双重称谓发微[J].南都学坛,2025,45(5):11-16.

论《后汉书·逸民列传》与范晔的隐逸观念

谢应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范晔《后汉书》首开在“正史”中为“逸民”群体立传之先河。《逸民列传》的形成既源于范晔对《史记》《汉书》有关逸民书写的传统与魏晋隐逸风气的继承,亦因其遭受政治危机,使得他将隐逸的向往倾注于东汉逸民的书写之中。在《后汉书》中,范晔将《周黄徐姜申屠列传》与《逸民列传》的分立,体现了范晔隐逸书写的两重性:一方面展现了范晔对前贤逸士隐逸之风的尊崇;另一方面则寄寓了范晔对于身处俗世之外的逸民能以德行风义“入世”的理想,这种理想映射了范晔思想深处儒家的“《春秋》意识”。此外,魏晋时期经史渐趋“分离”之势,《后汉书·逸民列传》中隐逸人物的建构相较于前人的记载多一层“经学”之底色,这不仅蕴含着范晔对东汉经学的深刻认知,更体现了范晔身处动荡时代呼唤经学之士的抱负。

关键词:《后汉书》;《逸民列传》;历史书写;经史分离;经学意识

引用格式:谢应敏.论《后汉书·逸民列传》与范晔的隐逸观念[J].南都学坛,2025,45(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