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首页  |  学校首页

南阳师范学院:我校举行大国系列课程思政通识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 2020-07-03

2020年07月03日 00:00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

1.JPG


2.JPG


本网讯(刘柏涛/文 郭立焕 付中慧/图)7月2日下午,我校大国系列课程思政通识课集体备课会在科技大楼一楼135智慧教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谢冰松、副校长周旗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家和课程负责人参加备课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张清祥主持。

大国系列思政通识课10位负责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涵、思政元素、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情况。

副校长周旗首先肯定了教师们的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了部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不感觉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无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谢冰松在认真听取全部课程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各位课程团队的教学设想,认为各课程团队认真学习并领会了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在课程前期准备中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并对课程进行了宏观上和微观上的指导。他强调“大国系列”课程思政通识课是我校结合地方特色率先在省内高校开展的一项通识教育品牌工程,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课程改革中的一件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在广大学生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的迫切需要,学校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二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是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素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是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包括思政元素与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热点问题的有机融合以及与学生专业兴趣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而不是将专业课程变成思政课堂,应正确区分思政课堂的主战场地位,课程思政的副阵地作用,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课程方案要扎实有效,能吸引人、引领人,既面向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又能到其他高校和党政企事业单位中进行宣讲,并适时编纂专用教材,做出教学成果。党委宣传部要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课程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教务处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为课程研讨和开设做好保障工作。

会后,全体备课教师又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几位专家为个别思政元素提炼存在问题的课程团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编审 傅中欣)

党委宣传部

20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