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鋆 刘韩/文图)12月30日上午,河南省人大代表、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副总经理邵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了做好2022年河南省人大会议提案,聚焦南水北调中线水生态安全,到我校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保障技术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调研。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李玉英教授介绍了我校已在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和运行过程中的贡献,针对邵蔚代表关心的“水生态安全”议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我校李玉英教授团队于2003年开始与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现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协作开始了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域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在历届校领导的统筹领导下,南阳师范学院凭借位于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汇集全校资源建立了“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成立了南水北调学院暨水资源与环境工学院,建成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中心水源区水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12个水生态安全领域的省级科研平台以及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省级引智基地2个省级国际合作平台,在中线水源地成功举办了首届(2019年8月)和第二届“水源地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论坛”(2021年7月)以及“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论坛”(2021年6月),集聚国内外5位院士和100多位学者研讨中线水源区水生态安全,共同服务国之大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课题组正在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调水模式下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浮游藻类群落演替及其响应机制-以丹江口水库为例”“Mucilaginibacter endophyticus RT1T强化宿主芒草富集土壤镉的机制研究”“水虻-微生物联合降解四环素类物质的行为及降解机制”“地上-地下生物资源输入对异质林型凋落叶分解主场效应的贡献”等,已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分局大气干湿沉降对中线河南段水质影响研究项目”等中线工程流域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课题;并获得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香根草、百喜草生态治理示范与综合开发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等成果。之后,向省人大代表邵蔚做了后期的工作计划介绍,丹江口水库流域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环境质量、水质清洁直接关系到中线工程的效益与成败,水源区的水质和水量对调水的安全运行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中线工程水量保障是基础,水质保障是目标”,特别在气候多变与区域景观复杂多样的双重背景下,丹江口水库作为国家大型饮用水水源地,尤其迫切需要联合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流域尺度上的水质水量耦合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
座谈交流后,省人大代表邵蔚参观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作为一线水利人,与正在做实验的研究生进行了技术交流和工作实践现身介绍,给予青年学生了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