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南阳日报》2016.06.17A2版
本报记者胡楚强文/图
文化产业深度对接
记者:走进逸夫楼,校园亭榭的自然美、树木的参差美、建筑的错落美与师生的行为美和谐统一,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二楼楼梯拐角处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和中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尤其吸引人,牌匾富含中原文化气息,古色古香。
刘畅:(拱拱手)谢谢。南阳师院,尤其是文史学院,景美人更美,到处洋溢着人文精神。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和中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是文史学院两大产学研平台。中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南阳师院所有人文社科资源,由文史学院牵头成立。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于前年成立,也是全校人文社科研究方面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个省级平台。
记者:文科院系一般很少试水产学研模式。文史学院缘何积极打造产学研平台?
刘畅: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阳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楚汉文化、玉文化、曲艺民俗文化、南阳作家群和红色旅游等文化资源。这些富矿正是文史学院深入挖掘的巨大资源。只有结合这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文化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推动文化产业飞跃。
记者: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畅:学院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文化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以南阳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原料,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综合统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体化产业形态,对南阳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这几年,文史学院与南阳市文化产业指导办公室、市文联、南阳府衙博物馆、省应汶玉文化研究院、南阳辰旭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参与大型活动与文化产品研发。打造玉文化产业带,与旅游产业对接,形成以学促产、产学研并进的玉文化产业格局,打造玉文化的品牌优势,综合开发南阳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些文化与产业深度对接的谋划,均与文史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内引外联缔造名师
记者:南阳师院社科科研水平不断攀升,国家科研基金项目数量稳步上升,连续3年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第一,成了同行们津津乐道的“南阳师院现象”。文史学院科研水平如何?
刘畅:5年来,文史学院累计获立各级各类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9项、地厅级项目111项,占全校社科项目的多数,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名列第一。其中,2015年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占全校国家社科项目的80%,与河南大学并列全省第一。此外,共发表论文450篇,其中核心期刊26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1部;获得奖励30项,其中省部级4项。
记者:学院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怎么样?
刘畅:学科建设是大学的龙头,一流学科才能培养一流学子,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作为师院的老牌学院,文史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其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学院下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中国史、文化产业管理等10个教研室,拥有影视赏析实验室、多功能实训室和戏剧影视后期编辑制作实验室。
依托南阳师院大力引进博士群的东风,文史学院近年来先后从985、211高校引进30多名博士和高层次人才,专业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主干专业。学院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博士46人,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7%,高级职称教师占51%;聘请了知名高校18位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
记者:学院在师资培养上有啥特色?
刘畅:师资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在提升师资质量上,学院坚持内引外联。一方面,学院着力打造学术提高实验班。以2012年以来新进教师为重点,学院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课堂听课,并举办了文史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4名教师获得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1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另一方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开设博士论坛,主办学术讲座,学术氛围浓厚;举办国家级、省级学术研讨会20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分层分类精准育才
记者:又是一年毕业季,文史学院就业情况怎么样?
刘畅: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
记者:可喜可贺。就业率如此之高,有何秘诀?
刘畅:主要是因材施教、开放办学。
记者:如何因材施教?
刘畅:学院突出师范特色,强力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3个教学实验班:优质师资教学实验班、高级文秘实验班、学术提高实验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培训工作。优质师资实验班强力支撑了全校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在2015年我校师范专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第三届优质师资实验班4位同学荣获特等奖、2位同学获得一等奖、6位同学荣获二等奖。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南阳分市场暨南阳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实验班5名同学与北大附中成功签约。
记者:怎样开放办学?
刘畅: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教育部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文史学院与韩国京畿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先后接纳100余位韩国留学生,学院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
积极与行政、企事业单位对接,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去年,文史学院与南阳府衙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教育教学实习基地,10名同学成为南阳府衙博物馆编外解说员。
学校还举办各类情趣高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个月,文史学院主办了“鸣成杯”话剧实践周,吸引全校700余人观看。
记者:高考结束了,请您给填报志愿的考生一点建议。
刘畅: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文史学院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社会满意度高的应用型本科学院,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培育出一大批品德优、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欢迎莘莘学子加入我们,播撒青春,成就梦想!③7
本期嘉宾:刘畅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院长、教授、郑州大学兼职硕导
采访时间:6月13日上午
采访地点:南阳师院逸夫楼3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无疑是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南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南阳师院)文史学院以积淀深厚、影响深远的中原文化资源为学科内核,以彰显勤勉务实、革故鼎新、开放包容、和谐奋进的人文精神为己任,走出一条产学研高度融合、优势突出的学科建设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去年8月,南阳师院将原文学院和原历史文化学院合并成立文史学院,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文史学院以强大的科研作支撑,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实习就业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