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首页  |  学校首页

打造南水北调幸福长河 描绘国家水网世纪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水北调十年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 2022-10-13

天河通南北,水脉惠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南水北调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分别就东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批示。2020年11月13日、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赴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和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实地考察。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擘画国家水网宏伟蓝图,为做好南水北调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从全面建成通水到全面发挥综合效益,再到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充分展现了“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

2020年10月23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水北调集团)成立。两年来,南水北调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建设安全工程、民生工程、战略工程、绿色工程、科技工程,全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安全工程,责任至上——

成功应对自然灾害考验,坚决守护千里生命线

漫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渠畔,天青水碧,秋风拂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2021年盛夏,这里曾上演一场与暴雨洪水赛跑的攻坚战。

“去年‘7·20’,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河北段工程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工程告急的消息在工作群不断刷新……”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郑州管理处负责人回忆时仍心有余悸。面对暴雨洪水严峻考验,南水北调集团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工程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率领领导干部冲在一线,河南、河北段干部职工全员在岗排查风险,协同地方抢险救灾,坚守在工程急难险重部位,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防线。

“7·20”极端强降雨袭来时,中线公司汤阴管理处青年职工张树楠与上千名职工一起坚守在渠道,夜以继日排查重要建筑物、处置险情。近在咫尺的婚房进水,家具被淹,他却无暇顾及。他说:“守护好中线工程供水生命线,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近8年来,特别是集团公司成立两年来,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定不移把“三个安全”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监督体系,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南水北调安全防御体系。南水北调各单位提早预警、主动布防,严格落实“四预”措施,科学做好各项应急处置,经受住了一次次特大暴雨、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考验,圆满完成了历年汛期、冰期特殊时期,以及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期安全输水工作,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连续近8年不间断运行,截至2022年9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安全运行2849天,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567亿立方米。

南水已成为北京、天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1.5亿人不可或缺的主力水源,是名副其实的供水生命线。

民生工程,利民惠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前吃的井水又苦又涩。”70岁的姜书河家住河北邯郸邱县西常屯村,属黑龙港流域。这里的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高氟,百姓苦不堪言。“过去逢年过节,附近人家都送白糖,为的是喝水熬粥时遮苦味儿。”2017年8月,邱县7个乡镇216个村26万人切换南水北调水,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现在过节,大家送礼首选茶叶,用南水泡的茶水格外香甜!”姜书河笑逐颜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推进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受水区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东线各受水城市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80%提高到97%以上,中线各受水城市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

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市城区供水的七成以上,天津主城区供水基本全部为南水北调水,河南省11个省辖市用上南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基本告别饮用黄河水的历史。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等地区,500多万群众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就是挖井人。”

如今,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崭新的田舍民居整齐排列,环境美了、老乡笑了、直播火了、腰包鼓了,“山乡巨变”的美景目不暇接;远眺沃野千里,年轻的新农人正操纵着无人机、自走式喷灌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移民王林当起了电商物流服务站站长,利用电商渠道销售当地的农产品,带动其他移民及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每月增收2000余元,带领移民走上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南水的到来也为沿线工业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用水大户天津国电津能热电厂,设计年发电量36亿千瓦时、供热面积1800万平米。天津市引入南水后,厂区生产使用的中水水质明显变好,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每年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近年来,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供水1350万立方米。邯钢公司技术部工程师王文刚介绍:“优质的南水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公司单位产品取水量和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东线一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调水任务,调水入山东6.74亿立方米。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提前完工并发挥效益,将供水范围扩展到河北、天津。

近期,为应对重大旱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助力沿线抗旱调水,宝应站和淮安四站开足马力,调水超13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效益不断彰显,沿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人民满意、百姓称赞的幸福渠。

战略工程,保障发展——

构筑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水资源支撑

8月,河北白洋淀水丰岸绿、红莲飘香。在水一方,新城雄安拔节生长。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雄安新区供水8500万立方米,为雄安新区建设,以及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优质水资源保障。

雄安新区已迎接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央企总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超过1.4万家优质企业入驻。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平均每51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一台车”带动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源源不断的新增优质水资源,挖掘和释放受水区优势经济资源要素潜力,实现了南北之间各类经济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优势互补,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连通苏鲁、贯穿京津冀豫,形成了互联、互通、共济的供水体系,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的供水格局,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2年7月7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吹响了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的铮铮号角。引江补汉工程将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紧密相连,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新通道,促进中线工程效益发挥,提高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缓解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改善汉江流域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减弱和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集团积极协调推动参与总体规划评估、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和有关重大专题研究,根据东、中、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一流业绩。

绿色工程,人水和谐——

生态文明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绿色水利工程靓丽名片

2022年4月28日,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汩汩清水奔涌北上。200公里外,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40745公顷,相当于5.7万个标准足球场。通过与地方规划深度结合,昔日一些弃渣场化身为当地知名的景观公园。

在焦作城区,以中线总干渠为依托,一个约10公里长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焦作市的水环境和水生态。这座被命名为“天河”的生态公园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经成为焦作城市蝶变的重要标志。

在雄安新区,中线一期工程向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生态补水8亿立方米,白洋淀水质从劣Ⅴ类水整体提升至Ⅲ类水,“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在这里安家落户,消失已久的鳑鲏鱼再次现身。白洋淀周边村民难掩喜悦:“水质变好了,鱼自然而然就回来了。”白洋淀实现了从“静态美”到“动态美”的华丽转身,一幅人、水、鸟、鱼和谐共处,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南水北调集团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保和治污工作新模式,强化水源区和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深入开展后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妥善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一方面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沿线河湖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仅2021年实施生态补水近20亿立方米,是年度计划的3倍多。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永定河、白洋淀等再现碧波荡漾、水鸟翻飞的生态盛景,游人如织,一派人水和谐景象。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水位持续40年下降后,止跌回升,2021年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较2018年平均回升1.89米、4.65米。

截至今年9月30日,中线西黑山光伏发电试点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41万千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吨,节约标准煤167吨。这是南水北调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集团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思路,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积极布局拓展清洁能源产业,成立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均有项目落地,提供绿色能源,助力绿色调水,着力打造新时代绿色水利工程的靓丽名片。

科技工程,创新引领——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破解了新老混凝土结合、高填方深挖方施工、膨胀土处理,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穿黄隧洞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关,取得了工程建设领域举世瞩目的成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调水工程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调中心调度人员利用闸站监控系统发布调度指令,远程控制和监视沿线各个节制闸,利用日常调度系统追踪控制指令的流转流程。中线工程总调度中心共布设各类自动化系统16项,实现了精准精确调水,保障了中线工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南水北调集团在全面总结历年冰期输水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冰期输水科技创新活动。中线工程总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研发应用冰期监测和运行调度服务平台等自动化调度系统,提前对气温、水温、冰情等预测研判,预测预报未来15天内的冰情类型及相应适宜调度模式,动态调整运行调度模式,在确保输水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输水效率。”

多年来,南水北调集团各单位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在精准调度运行、智慧水利建设、工程运行标准化等方面集中发力,实现了工程运管水平全面提档升级,确保了一渠清水安澜北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山东段工程韩庄泵站、穿黄河工程、双王城水库、万年闸泵站枢纽工程,江苏段工程蔺家坝泵站、睢宁二站,中线工程沁河渠道倒虹吸、永年段等8项工程获2019至2020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坚持科技创新是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江补汉工程采用深埋隧洞输水,是我国在建长度最长、洞径最大、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径TBM设备最多、洞挖工程量最大、引流量最大、综合难度最高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2022年8月4日,引江补汉工程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说:“引江补汉工程接近13米的盾构直径,必将带来我国装备制造设计技术上的全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南水北调集团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建设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建设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南水北调工程正向着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南水北调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新征程上,南水北调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三个事关”,坚定“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的初心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实施“通脉、联网、强链”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好国家水网这一世纪画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南水北调集团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