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会动态 > 正文

“美家庭 好家风”故事分享之五

发布人:胡成胜     信息来源:工会      发布时间:2017-06-24

好家风 美故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分会 濮春英

家风是一潭澄澈的池水,能够洗涤纷繁的世事;家风是一阵清凉的风儿,可以拂去烦恼与忧伤;家风更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人生每一个角落。其实,家风家训是不成文的,它可能是一种品质,也可能只是一种习惯,它以很多种形式存在于生活里。

我和我先生都来自东北普通的家庭,父母给予我们的教育如同万万千千的家庭一般,勤奋、诚实、简朴、谦虚,但这也是他们赐予我们最好的品质。漫漫求学路,锻炼了我们的恒心和毅力,也使我们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和我先生在长春相识,两人在工作上相互协作交流,直到组成家庭来到南阳师范学院,开启了我们的一片新天地。在这里,起初我们也有过争执,但是师院这个大家庭给予我们百般照顾,让在异乡的我们心怀欣慰与感动,岁月的沉淀让我们对家有了更深的理解。

谦让包容,我想这是经营好一个家庭的关键。我和我先生的研究方向都是计算物理,在申请项目、科研育人中都能够给予对方帮助,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一起攻克,但有时候我们也会有理念上的冲突,面对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记得有一次就一种新结构材料是半导体还是金属争论了一个上午,最后通过给导师发邮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样持不同观点的时候很多,然后我们就会购买一些相关资料查阅,或是通过与朋友老师同学间进行交流,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科研或许是我们心里最放不下、舍不掉的东西。此时,我们都尽可能给彼此鼓励、陪伴和包容。每年暑假时候我们都到各自所在的博士后流动站去做课题,记得2015年11月份我选做了一个课题,邻近春节研究课题的一个物理性质还没有做对,先生春节那天还在帮助我采用不同的算法对结果进行核实,这项研究内容直到16年的10月份才把稿件投出去。过渡的劳累和焦虑导致了小孩早产两个月,是同事给我送到医院并把女儿带到他家帮我照顾,师院这个大家庭给我们送来了温暖。一个月后审稿结果返回,这时小小孩还没有满月,修改稿时间比较短,为此,我们一起攻克难题,注重每一个计算细节,每天只睡了四五个小时,最后我们把十几个回复意见一一解决,文章接受了,可是最后需要对文章校样。文章校样的时候正好是17年的春节那天,要求24小时之内返回,我们就这样一个照顾小孩,一个进行文章校样。春节就这样在一盘速冻水饺中度过。我想这样的春节应该是每一个科研人都经历过的,因为国家项目申请和项目进展及其结题都要在春节后完成,所以只要做科研几乎就没有春节。老人们也很理解我们,还给我们更多的鼓励,可是我们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责和对家人的愧疚,但是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

我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就是每天都积极努力的做一些事情,使自己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却充实,每天一点点的小努力,长期积累之下使得我们也取得了相应的回报。我和先生自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一项,博士后基金一项,发表SCI20余篇,其中包括JPC,PCCP,JAC等主流二区文章。在教学上,我多次获得教学质量考评优秀,并获得了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技能讲课大赛一等奖,并被授予“教学标兵称号”。在2017年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河南赛区)中,我获得一等奖里的第一名,将代表河南省高校教师参加中南地区讲课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想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在74个题目中抽签确定并只给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为做这样的比赛准备,我每天早晨很早到办公室备课,晚上回到家里,先生非常支持我,他接送女儿到幼儿园,周末在家里既要陪伴女儿,也要照顾儿子,他的支持和理解是我在比赛中得到最好讲课名次的动力。

家风也能够体现在育人方面,一是教育子女。对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两个小孩都还小,但是我希望我们勤奋的品质能够传给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勤奋,更要踏实。二是教育学生。因为课程本身难度较大,所以我的教学理念就是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复杂的知识,注重知识背景的介绍,便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我们很愿意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有志于走上科研道路的学生,我们曾指导两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两篇,使她们提前达到了一般学校硕士毕业的水平。

我们认为“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也是爱的事业。”对于孩子是,对于学生也是,爱也是一种家风。最后,把我的一点感悟送给大家:幸福生活平常心,家风传承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