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阳师范学院统战部
蓝天下同一颗心
许淑晗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20.3班)
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似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金光闪闪渲染了周边的云彩,轻微的颠簸,我知道飞机正在慢慢下降,我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地窝堡机场,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城市——喀什。从南阳到这里将近4700公里,五个小时的飞行令我感到疲惫不堪,但丝毫未能影响我的激动。
我最先去的地方是最有名的喀什古城。这个古代的城墙建筑,据说以前是为了抵御外人入侵而建,而今成为一个繁华的景点和标志。古城特别大,漫步一周就要些许小时。我在路上碰见了许许多多可爱的维吾尔族孩子,浓眉大眼,水灵灵地可爱。我向他们问好,他们奶声奶气的回复我“你好”。热情似是他们的天性,当我拿出相机合影时,他们会摆出舞蹈动作一样的姿势,或许感觉欠缺,拿出一个方帽子戴在我头上,让我们看起来更加亲近。
古城的神秘往往是在夜幕中。夜晚降临,小酒馆开了门,各种驻唱歌手展示着自己的嗓音,五步一店,店店笙歌。但没有混乱的嘈杂,反而给人一种婉转悠扬的感觉。在中心广场,维吾尔族的姑娘小伙已经开始跳舞了。后来我的维吾尔族兄弟阿不得乃比告诉我,当他们聚在一起时,不需要商量,舞蹈和音乐自然会不间断。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深深吸引着我,期间我被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拉近了人群,热情地教我跳舞,不亲身参与进去可能无法感受到它的美丽与魅力。就像新疆这片土地一般,不去近距离接近,你永远只知道一个外表。
在以前的旅游贴吧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到新疆,不算游历中国。”这句话应该只算半句,它的下半句就刻在古城的石壁上:“不到喀什,不算游历新疆。”古城可能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缩影,它有着该有的繁华,但过滤了人潮的熙熙攘攘。
教育往往是最体现地域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一个标志,为此,我走进了喀什大学。也是在这里认识了我的维吾尔族兄弟阿不得乃比。乃比告诉我,喀什大学的教学资源一点都不比内地差,学校招聘的老师都是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中精挑细选的,他们的到来,使喀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大门的校园路边,有一块大大的告示牌,上面贴了一张大大的海报,那是总书记和一群维吾尔族孩子的合影,画面里灿烂的笑容看起来非常暖心。乃比告诉我,这是总书记两年前来喀什考察,和附中的孩子们一起合影,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说起这段回忆,他不自禁露出笑容。看着总书记和孩子们的合影,我不禁深深感慨,这里虽然是最西部的城市,可是那又怎么样?我们都是中国人,血脉不会随着距离的而被冲淡,只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同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
喀什的白天比黑夜长,尤其是夏天,每天晚上差不多十点半左右太阳才完全落山,和内地的作息时间不同,有着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差异。夜晚的短暂使当地人更加珍惜它,在校园操场上,仍随处可见成群结对的同学载歌载舞,各地的同学在一起,其乐融融,不分你我。大学的魅力本就在于多元和包容,在这里,无论是文化还是地域,相互融合而绽放的美丽更是令人深深吸引。歌声不断,久久回荡,操场上的歌舞会越来越热闹。维吾尔族的姑娘小伙子仿佛天生的舞者,高难度的动作却是行云流水般施展,更多的人加入,熟练的教着初学者,慢慢也逐渐熟练,笑声、歌声回荡在整个操场,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大的家庭聚会,在庆祝一个丰收的年岁。
临走前一天,乃比邀请了我观看学校的足球比赛。他告诉我,对于足球,他们有着特殊的热爱,几乎每一个男孩子都喜欢在足球场上肆意奔跑,挥洒汗水。我们两个坐在场边,看着奔跑的学生振臂高呼,射进一个又一个球。而我在此时问了他一个问题,我问他,你怎么看待那些对新疆存在的偏见?他想了想,笑着给了我答复,他的回答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新疆就像是一块美丽的和田玉,上天造就了它的美丽,而那些造谣中伤的人却只把目光放在搜索它的裂痕上,甚至不惜代价的去刻画裂痕。”他说,“早些年的新疆就是因为被不好的人故意刻上裂痕,这对任何一名新疆人来说都是伤害,谁不希望一块美玉永远完美。所以我们就用全部力量来保护这块美玉,让它不受伤害。而新疆这个地方,也不应该再被坏人所破坏。”
……
飞机开始加速,向上攀登,我结束了此次的喀什之旅。临行,乃比送我到机场,他跟我说,阿达西兄弟,下次再来一定要联系我,保重。所谓情谊,便是如此。穿过厚厚的云层,阳光此刻正直直地洒在我的脸上,我眯着眼睛看着脚下的大地,新疆,这一片热土,这一片宝藏,应该永远被阳光照耀,永远灿烂!
以民族之我,铸团结之国
胡梦慧
(历史学院 历史20.1班)
如果,梦会有颜色。你的梦,是什么样的?如果,给你一只绘梦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如果,流星划破夜的长空,你会许下怎样的梦?
如果,我有一个梦。那这个梦一定是五星红旗的颜色。如果我有一只绘梦的神笔,我想画56颗明星。我想许下一个愿望,56个兄弟姐妹,手牵手,一起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的力量。”
民族团结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在战争年代,各族人民都有无数先烈献出生命,才换来了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全国人民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象征了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国际局势复杂变幻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吟一曲藏戏,化作音符,让民族之声纵情传入。盛一份热忱,走进名山巨川,让民族烙印深深铭刻。绣球上,针与线的缠绕,绣民族的融合。同享一片天,共饮一江水,我们一起守望同一个信仰。我们手牵着手,朝着相同的方向。我们肩并着肩,集合彼此的力量。我们心连着心,执着同一个梦想。见证民族腾飞,共享祖国发展。血脉相融,幸福共筑,我们亲如一家,在大地上交织成一幅幅画卷,这是56个民族绘制的中国梦。中国梦,就像一块画板。五十六个民族,56个执笔人,你一笔、我一笔,这幅画,其实画不完。千年的磨合,终有一番别样的默契。一人一块图,拼起来是中华。少了一块,都不是你我。我们相互扶持,一个,都不能落下。
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郭冰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20.9班)
在历史长河的孕育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共处的局面。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的,1899年,梁启超先生在《东籍月旦》一文中,破天荒地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他在评价当时有影响的世界史著作时称这些论著“于民族之变迁,社会之情状,政治之异同得失……乃能言之详尽焉”。又云:“著最近世史者,往往专叙其民族争竞变迁,政策之烦扰错杂”。从此,国人清晰地认识到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反映的是一种相对狭隘的种族意识。在中国寻求独立的奋斗中,各民族唯有联合起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在新时代,我们的梦想当然不再是让中国站起来,而是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同心协力,为同一个梦想共同奋斗着、努力着。
年幼时的我,曾在电视节目上接触过各个民族的多彩文化。通过初中政治课学习,对民族政策有了深入了解。来到大学后,对民族团结有了直接体会。学校有民族餐厅窗口,也有幸在军训会操表演上观看了来自维吾尔族的学姐们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学校非常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信仰、文化和生活习惯,他们对待各个同学也都非常热情,为便于交流,认真学习普通话,积极适应河南的生活文化饮食习惯。我更加感受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亲密联系,感受到了在党中央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全力加速发展,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许多毕业大学生积极下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有机会留在一线城市,可他们一如既往选择了为国家富强而奉献。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其中不乏少数民族的孩子。不仅仅是青年学子,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自身职业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新时代,新气象,大中国,全民族!中华民族相携走过,中国近些年来所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华民族同心协力,携手并进,我们为同一个中国梦而奋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永远亲如一家,中国梦在各个民族心中,终会在新时代的东方升起,像太阳一般火红!
中共南阳师范学院委员会统战部版权所有© 南阳师范学院 技术支持: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