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阳师范学院统战部

<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全国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专题调研综述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任务。5月7日至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调研组,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基层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文博场馆等地,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实地感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并围绕调研主题深入交流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文化浸润聚同心 培根铸魂促团结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以巨龙腾飞之势穿山越岭,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河套平原磴口县,为这里留下了众多湖泊。让磴口人引以为豪的是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据了解,1959年6月,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至1961年5月竣工时,成为亚洲最大、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5月7日下午,调研组来到黄河三盛公水文化博物馆,了解三盛公水利枢纽建设发展历程,以及河套各族人民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水利的生动实践。

“当时,除施工技术人员是从北京水利勘测设计院和河南三门峡工程局抽调一部分外,还有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调研组说,三盛公水利枢纽不仅保障着下游1000多万亩良田的丰收与安全,也见证了各族人民在巴彦淖尔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

事实上,流传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广为人知,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广袤土地上,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迄今已连续举办40年。在这里,各民族相互欣赏和学习,为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培植坚实根基。

“我们家四代人五个民族,亲人们相知相亲相惜,家庭幸福美满。”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杜明燕自豪地说,她是鄂温克族,她的先生是汉族,她的祖母、大嫂、姐夫都是达斡尔族,外祖父、外祖母是满族,侄女婿是蒙古族。

如果说调研组在内蒙古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实写照,那么在山西大同市,则更多了解到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历史。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向游牧民族学习进行军事改革;北魏孝文帝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的民族融合都与大同密切相关。”在大同市博物馆,讲解员告诉调研组,大同一度是北魏平城时代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既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又是中外文化交汇融通的重要区域。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纳日碧力戈表示,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血有肉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关键符号发掘和阐释,激发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共同社会记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和了解。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认为,要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物和文化遗产中体现共同性融合性的文史资源的整理,充分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长期过程,是慢活、细活、感情活,有形有感才能更有效。”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孙学玉看来,深厚的文化因子和坚定的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根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住这个根本,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好讲活各民族共同奋斗、融合发展的故事,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建设好、丰富好、守护好共有精神家园。

“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赵宗岐建议,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同时,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引导各族人民增强“五个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文旅融合促发展 互嵌共融同繁荣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连通各户人家,清新亮丽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热情好客的观光农业有序经营……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各民族团结安定、和谐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买了小汽车。”村民聂昌慧家院里停放着一辆小汽车,他对调研组说,“这几年村里发展现代农业,种大棚的人家人均年收入都能达到10万元。我家以前一直种大田,家里地少,收入也不稳定。现在经营两栋大棚,种植菊花、牵牛花、美人蕉等观赏花卉,亩均收益达12万元至15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也是民族团结的“奠基石”。近年来,联丰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放在首位。目前已经发展出庭院居住、大棚生产、生态养殖、林果相依融合的高质量庭院经济模式,探索发展“农业+旅游”新模式。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联丰村积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力量,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民族团结乡村制度基础,因村制宜探索大环境卫生常态化保洁机制,使乡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

联丰村的变化仅仅是内蒙古这片土地上众多乡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一家亲,乡村振兴面貌新。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乡村发展故事,是内蒙古自治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牧区现代化的丰硕成果。

“每天发电约5552千瓦时,收益1843元,60户村民受益,30户脱贫户参与其中。”这是调研组在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马家会村了解到的该村通过屋顶光伏为村民稳定增收致富的情况。

据了解,马家会村是大同市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多年来,该村村民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为切实发展壮大马家会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基础,2022年以来,马家会村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产业振兴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按年发放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创造净利润约50万元。项目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累计收益58万余元。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调研组表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氛围。

“要立足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刘媛媛表示,要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好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宝库,大力进行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构建富有时代魅力的文化载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加强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民族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全国政协委员、通辽市副市长曹金山建议,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深度融入文化旅游中,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浸润人心。

在全国政协委员尹璐看来,产业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她建议,要坚持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将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各族群众增产增收,共享繁荣发展硕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是增进各民族成员形成‘石榴籽’效应、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与支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杨发明认为,在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和规划中应融入共享理念以激发各族居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动力。同时,要保障在互嵌社区建设中各族居民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播撒民族团结种子 互学互融共同成长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要用剪刀、刻刀创作剪纸《一家亲》。”当调研组走进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小学时,第二课堂的美术老师申丹正在向学生讲授中国剪纸的艺术特点,并教授学生在纸上绘出民族团结一家亲题材的图样。

“我希望借助剪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员和实践者。在创作中既让大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使我们的第二课堂更加有意义。”申丹对调研组说。

“我们学校依托传统项目开设了20多种校本课程(第二课堂课程),让学生按照各自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理念深植于各族学生心中。”校长任爱霞介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书育人各环节,深化民族班办学模式改革,推进民汉合校、混班混宿,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立德育苗”课堂,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考考试范围,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主题社会实践、高质量上好思想政治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必修课、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等,持续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促进各族青少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通过“以小手拉大手”不断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合力。

“我国历史悠久、璀璨绚丽的服饰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蓬勃创造力。历次服饰变革,都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在山西大同市平城区御河小学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上,孙文鑫老师图文并茂地讲解了民族服饰、民族风俗、民族文化等内容。

“开展此次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校园感受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孙文鑫告诉调研组。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应有之义。调研组认为,学校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思想浸润和文化涵养,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引导和帮助各民族学生互学互融,共同成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个重要基础。”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苟仲文认为,要大力加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教材编写和推行,深入拓展推进“大思政课”全面育人格局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并将相关教育融入幼儿教学。同时,要切实发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主阵地作用,持续提升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全国政协委员雷迅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挖掘融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和教学方式,拓宽畅通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实践途径,规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育人效果。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基础和桥梁纽带。”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鄂晓梅建议,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要求,为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语言文字相通的文化基础和心灵相通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语言文字相通增进心灵沟通。”在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协主席凌云看来,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育教学,让各族少年儿童在语言学习关键期学会普通话。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师资培训和学习资源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为民族地区青少年、中小学教师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升应用水平,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蒋建国表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着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形有感有效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记者手记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这次调研,我们白天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文博场馆等实地走访调研,晚上邀请各族干部群众79人分别访谈听取意见,更全面直观地掌握实情。”在调研组内部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部战区某大队专业技术大校正高级工程师尹璐表示,调研期间举行的分组访谈活动,让她感触很多,受益匪浅。

分组访谈是全国政协民宗委近年来在调研过程中创新采取的一种调研形式。访谈前,调研组成员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随机分配4至5名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作为访谈对象。访谈事先不设具体问题,访谈过程中,受访人围绕调研主题随意展开交流内容,敞开心扉一吐为快,小组成员可以根据交流内容随时提问。

此次调研期间,记者也被分到小组内,参与访谈,亲身体会到“倾听来自一线的大声疾呼,收集来自基层的智慧锦囊”的成效。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既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人民政协的参政之本、履职之基、成事之道。调研真正落在实处,不能“踩点式”走马观花、“盆景式”只看不问,必须以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为导向,揣着问题,躬身向下,与群众面对面,鼓励基层干部群众多说话、说真话,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尊重和重视,从而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那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是调查研究最宝贵的财富。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基层群众的期盼和心声。有对政策的建议和期待,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担忧,用心倾听,深入考究,群众的需求就会跃然纸上,调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让群众唱主角,用心倾听,恰当回应,了解多了、眼界宽了,才不会一叶障目、坐井观天,才能精准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才能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向往什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走过沟壑纵横的高原路,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麦浪滚滚的乡间路。他时常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把调查研究做到听真、走深、做实,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提供指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转载自:人民政协报 文/孙金诚)

【关闭窗口】

中共南阳师范学院委员会统战部
版权所有© 南阳师范学院    技术支持: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