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更多>>
廉政要闻
警钟长鸣
主页; 首页 > 活动专栏 > 正文
活动专栏
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16-11-12】

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

 

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六中全会主题;第二,《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逻辑;第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着力点。

 

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中指出:几年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这次六中全会再以制定修订两个文件稿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都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是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会议题的一个整体设计。从总书记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次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六中全会是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次全会。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六中全会的主题,也是要通过全会的形式完成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部署。所以,把握六中全会精神,要抓住这个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此重视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去理解。

从历史上看。针对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些问题,邓小平就提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我们党的建设是一以贯之的。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成为“新的伟大工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的建设也随之不断深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是相互配合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之配套的党的建设。当年,邓小平同志有一个“政治交代”,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党的建设,两方面相互配合。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背景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就涉及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腐败斗争等。现实的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要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这次六中全会正是基于历史的维度、现实的维度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宏观思路

有几个重要的文件大家要认真地学习一下:第一个是六中全会《公报》;第二个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文;第三个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文;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准则》和《条例》的说明。通过研究会发现,这次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宏观的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总的目标——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六中全会的主要基调。加强党的领导可以从各个思路、各个角度去加强、推进。这次六中全会有两个主要支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所以,可以叫做“1+2”的模式,一个总目标,两个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宏观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准则》和《条例》的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一致认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宏观思路总目标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总书记在《说明》中更为明确地指出这一点。所以,大家要在学习过程中把握这个主线,即: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这两点是一以贯之的。

六中全会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明确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核心意识,当年邓小平谈得比较多。邓小平讲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当时主要是要解决一个迫切的问题:维护中央权威。从邓小平当年的语境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的治国理政新的伟大斗争,我们可以发现,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愿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理解“核心”

核心”,特别是“领导核心”,在我们党的话语体系中具体包括三点深层含义:

一是从整体意义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二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对全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

三是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核心领导层中的核心。这一次六中全会中,就明确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明确核心意识、核心地位,至少要把握两个方面。第一,确立核心就是加强中央权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现在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特别是总书记经常讲的团团伙伙、山头主义等,这是内部。外部,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要突破既得利益藩篱等等。无论是党内自身建设,还是党外改造客观世界的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国家安全等现实,都要求党必须加强全党的领导力量,加强中央权威。确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其实就是一种担当意识,一种责任意识。所以,我们可以从权威和担当的角度理解“核心”。

二、《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逻辑

1980229日,我们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新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在新《准则》中主要有12个方面的内容,这12个方面就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路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很重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如何办、如何推进的问题上。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12个方面分别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学习六中全会和《准则》不能碎片化,关键是要把握其内在逻辑和基本框架。《准则》中讲到山头主义、团团伙伙等现实问题时说,“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准则》12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解决或防止这四个“严重”的出现。这就提炼出了分析框架和党内政治生活要追求的目标。

四个“严重”是从反面讲的,正面来说,其实就是我们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方法论启示。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好的党内政治生活,一要思想统一;二要行动一致,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建设,要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三要形象好,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形象要获得老百姓的认同才叫形象好;四是事业顺,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终要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基本路线为骨架的中国道路。这就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框架,这样的逻辑框架是符合政党的组织规律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要发挥其效能,就要符合一般的组织规律。政党的组织规律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要发挥组织效力。必须将成员组织起来。如何组织?就要解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问题。“心往一处想”解决的是思想共识的问题;“劲往一处使”解决的是行动一致的问题。所以,任何组织要想发挥自己的组织效率,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要解决思想问题和纪律问题。只有思想统一了,纪律加强了,组织才能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效能。

二要保证组织的代表性。任何组织,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要获得外部认同,即这个组织要代表一定人的利益,否则不可长久。

三要实现组织的外部功能。政党建设最终是要完成一定使命的。如果一个政党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强,但是不干事或者总是干错事,就不是一个好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外部功能来看,就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去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使命,这个使命在当前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好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从这四个方面着眼,这四个方面都是符合政党一般规律的,都是符合组织规律的。所以,党内政治生活也应当从组织规律的角度看,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角度来把握。

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着力

第一个着力点,坚定理想信念。

前面我讲了,一个有战斗力的政党,首先是思想统一的。《准则》中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为什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因为它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要达到的目标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首要任务则是坚定理想信念。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组织,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不统一,就很难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政党或组织。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讲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因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前进方向,组织就会像一盘散沙形不成凝聚力。所以,加强党内政治生活,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刚才我讲了,从发挥组织效能的角度来说,组织的规律要完成两点:第一要解决心往一处想的问题;第二是解决劲儿往一处使的问题。心往一处想,就是凝聚共识。党内政治生活,如果思想不统一,没有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活,各种分散主义、个人主义将会盛行。所以,解决分散主义、个人主义甚至团团伙伙,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的统一。

《准则》中讲,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革命理想。举一个例子,切·格瓦拉是古巴的职业革命家,追寻卡斯托罗取得了革命胜利。胜利之后,他不追求国家领导人的岗位,而是重新回到玻利维亚,在那里发动新一轮的共产主义革命,最后由于叛徒出卖被捕。被捕之后,他给他的孩子写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你们应当永远对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非正义事件产生强烈的反感,那是一个革命者最宝贵的品质。切·格瓦拉身上就体现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现在,有人说共产主义过时了,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最高目标,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对于共产主义,我们不能庸俗化地理解,而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角度,就是从党性修养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关键是对共产主义的精神内核、价值目标有所理解。大家可以看一些书和文章,包括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毛主席的三篇文章。毛主席通过三个人物,构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世界,同时也诠释了共产主义价值的本质。第一个,是白求恩。通过白求恩构建了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个,是张思德。通过一个普通的战士,构建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构建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观。第三个,是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愚公。通过愚公移山这个事例构建了共产党人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一个价值高地,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必须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全党意志。

共产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实现集中统一,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道路的自信。我们一方面讲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所以,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一方面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思想才能统一起来,党才能够有战斗力。

《准则》中也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所以,思想的统一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教育,还涉及理论学习。只有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才能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甚至有少数的党员认为共产主义虚无飘渺,认为它过时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根本不了解,连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也没读过,就根据一些所谓的“依据”开始批判或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说,这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学习不足的一种表现。所以说,坚定理想信念最终还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理论的学习。

第二个着力点,以规矩纪律打造铁一般的组织。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有四个方面着眼于加强纪律建设,打造一个严密的中国共产党,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这四个方面目标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组织。

政治纪律不仅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特别强调的,在之前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也有涉及。比如,“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问题,既涉及思想的统一,也涉及组织纪律建设。再比如,团团伙伙、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捞取政治资本。所以,一个党要想做到步伐一致、行动一致,就必须加强纪律建设,打破或解决团团伙伙等一系列非组织行为。

《准则》中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对那些投机取巧、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人,要严格防范,依纪依规处理。坚决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窃取党和国家权力。所以,为什么共产党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各种制度建设、纪律建设,防止野心家、阴谋家出现。

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总目标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集中统一,一方面要思想统一,另一方面要以政治纪律打造一个严明的政党。为什么要这么做?《准则》明确指出,要防止党内的所谓的“小山头”“小圈子”,特别是要防止形成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允许党内出现利益集团,要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的出现。一靠思想,二靠严明政治纪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我们处理的一系列案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和规范党的政治生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都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破山头主义、利益化格局,打破团团伙伙,加强中央权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所以,讲理论要强调问题导向,要从现实的问题中更好地把握我们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第三个着力点,要保持党的人民性,防止利益的自我化。

什么叫防止利益的自我化?就是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四风”问题(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我们看一个材料。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国内有一项调查,名为“苏共代表谁的利益”。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占7%,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达到了85%。所以,当时的苏共变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而不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导致苏共垮台,丧失政权。但是,苏共的继承者——俄共组织还存在。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认为,苏共垮台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经济上,资源垄断;政治上,权力垄断;文化上,真理垄断。三个垄断完全掏空了苏共的执政基础,苏共完全成为一个只服务于自身官僚系统、官僚干部的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所以,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保持这种不败的地位,就必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时刻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践行党的宗旨,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党内政治生活关于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之间的相关论述。

第一个方面,从组织的角度来讲,要警惕组织行为、权力主体的自我化、私利化。什么叫自我化、私利化?我们看一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相关论述,我觉得说得很清楚。这也是在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净化我们的政治生态,搞好我们的政治生活。

《准则》指出:“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组织分工安排,任何人都不能向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领导干部不准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不准搞独断专行。”这里讲的“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就是权力主体的自我化、私利化。中国共产党讲集中统一,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可以将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呢?将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的这种行为,违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党的个别领导干部的自我化、私利化,就是不从党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完全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当成服务于“私人领地”的工具。

《准则》指出:“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要抵制这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行为。”为什么不能干预?因为这不是你的“私人领地”,领导干部的所有行为都要服从党的利益,服从党的组织原则,服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个方面,警惕个别党员干部,特别是权力主体脱离人民群众,在小圈子、社交圈的精英化、庸俗化行为。党内政治生活要规范,要解决领导干部社交圈、朋友圈中存在的问题。

《准则》指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这里面讲得就是要防止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完全市场经济化。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受到一些老板的影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活。这同样违背了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指出,浙江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亲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面,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

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不仅包括我们党内自身,还涉及党内同党外的交往。如果同党外交往不正常,就可能直接影响党内的政治生态。

从郭文贵“盘古会”人物关系网来看,这个关系网就涉及他与官员之间的朋友圈、社交圈。而这些存在于官商之间的不当的朋友圈,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影响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个着力点,坚持基本路线,以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

前面我们讲到,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一个组织建设,符合组织建设的规律。一方面要发挥组织的效能,解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问题。对共产党而言,加强组织的基础就是要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得民众的认同。另一方面,党的建设也好,组织建设也好,最终是要实现外部功能。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全面从严治党,要追求的一个外部功能就是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结合。伟大工程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追求的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外部功能的实现。建立一个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终是要改造客观世界的。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走以基本路线为主体、为骨架的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我通过对八大到十八大的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社会学统计发现,从八大到十八大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这样的词越来越少,而出现“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这样的词越来越多。这就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不断强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这样一种思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中心”,指的就是经济建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这一点上,这也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最终的落脚点。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改造客观世界,最终要落脚到推动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两点上。所以说,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好不好?强不强?最终要落到能不能坚持基本路线、能不能有效地促进改革开放、能不能有效地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上,这是党内政治生活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违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违反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就不可能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

我们围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强调两点:

第一,坚持基本路线毫不动摇,特别是在复杂情况下,要有坚决性。1989年至1992年,改革开放面临重大考验,“八九”风波、苏东剧变,冲击着党的基本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声音。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在复杂情况下,一些人提出来,中国面临双重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这就又回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上了,这是违反基本路线的。所以,邓小平曾讲:“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回顾19891992年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坚持基本路线坚决不坚决,不是看平时,而是在复杂情况下,在党和国家面对重大考验的情况下,能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路线。

第二,坚持基本路线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进行必要的舆论斗争,要有鉴别能力。近几年,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的分化和人们思想的多元化,一些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党的基本路线,甚是冲击党的领导和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底线。所以,必须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保证,必须要有意识形态的鉴别能力。所以,坚持基本路线不仅是简单地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关键是把基本路线作为一个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政治立场,去分析、鉴别不同的社会思潮,并对错误思潮进行有力回击。所以,坚持基本路线,要落实在现实工作当中。

《准则》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这也是新的伟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坚持基本路线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支撑,要有担当意识,对一些否定基本路线的言论进行鲜明的反对和抵制。

《准则》还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什么叫大是大非?关乎党的基本路线、关乎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就是大是大非。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危害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坚决开展斗争。

所以,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以基本路线为理论立场和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有效回击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加强和规范党的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要以此为标尺,观察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所以,基本路线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政党,来推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今天,我们围绕六中全会,主要讲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全面从严治党是六中全会的主题,它的宏观思路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要从“四个着力点”去推进。

最后,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三句诗词结束今天的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了三句诗词,这三句诗词同样可以描述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共产党过去几代人的奋斗建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叫做“雄关漫道正如铁”;党的事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叫做“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党在前进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党的理论、党的领导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叫做“长风破浪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