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7】
四十余载志不移 一颗红心永向党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察厅预防腐败局网站 发布时间:2014-10-09 08:51:16 浏览 1458 人次
固始县洪埠乡大觉寺村位于洪埠乡东北部,人口3060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近年来,大觉寺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人民励精图治,埋头苦干,靠创新找路子,靠创造解难题,先行先试,勇于实践,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小康之路,成为全县乃至全市远近闻名的红旗村。该村曾多次获得市、县级“文明村”、五好村党支部等殊荣,2009年还被评为“省级法制教育先进村”。
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孙志国同志1943年11月出生,1972年入党,1968到村工作,197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近四十年来,孙志国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个人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市委授予“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个人”。
四十年,他党性坚强,本色不退。1974年,政治狂飙下的大觉寺村生产时乱时停,全村6成以上的人衣食不保,环村一走,三荒连片,交通闭塞,路水相缠,为改变这一现状,32岁的孙志国临危受命,担任村支部书记一职,他上任后,填沟塘,开三荒,兴水利,抓生产,调结构,推良种,搞养殖,先后开挖渠道14条,兴建闸函机井13处,修筑道路8条,农业种植良种率100%,固始鸡、白鹅养殖大户18户,孙志国战天斗地,治穷治乱治愚,带来了大觉寺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他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一亩三分地刨不出个金娃娃,于是他组织一批年轻人北上打工,拉开了全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序幕,从收废品开始起家到今天的老板、企业家,劳务经济让大觉寺的人们真正富了起来,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近1800多人,劳务经济总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大觉寺村从一个乱、弱、穷的后进村,到今天农业发展,人民富裕,几十年永葆先进,红旗不倒,出类拔萃,与老支书孙志国四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是分不开的。不论是年轻还是花甲之年,他始终党性坚定,对党的事业无比热爱,在平时工作中,处处都以党员的条件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默默奉献,将自己的责任、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面对繁重复杂的基层工作从无怨言,在他的心中想的更多更远的是各项工作创一流,实现全村红、全面红。
四十年,他生命不止,学习不惰。孙志国常说人老可以,但心不能老,作为有40年农村经验的老支书,他不守摊子,不盲从经验,不墨守陈规,为了跟得上改革发展的形式,他每天必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必看的报纸是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从中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村党支部每年召开四次全体党员会议,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认真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宗旨,乐于奉献。
四十年,他为民办事,不遗余力。在孙治国的心里,群众如父母,群众的信任是最重的责任,群众的难处是最大的心病。为了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他把关系民生的卫生室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按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设计图纸要求,抢天夺时抓进度,一丝不苟盯质量,在工期短、标准高、要求严的情况下,提前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民“病有所医”的保障目标。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全村境内“村村通”水路(油路)里程达6.1公里,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行路难”问题;渠系配套、排灌站、排涝站、万方大塘等农村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确保农业旱涝保丰收。五保户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与救助等民生方面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当地农民解决了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大觉寺村还在全县率先创办互助资金合作社,互助资金合作社管理科学、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现已发放小额贷款10余万元,为当地农民发展养殖、种植业、购置农村等解决了燃眉之急。
四十年,他联系群众,身体力行。每推进一项或一个阶段工作,他都充分了解民意、倾听民意、合乎民意,从不越俎代庖,大包大办,充分运用“4+2”工作法,通过召开全体村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会议,深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他反复重申“依法、自愿、有偿”的三个原则,确保土地流转后农民利益,他听取并采纳了大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合作社协凋签订了相关合同,按照协议规定从流转期内第二年开始,流入户每年6月1日之前必须把当年的土地承包款打入村集体帐户,从而确保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时刻与群众在一起”,他这样说也这样做的,在防洪防汛期间,作为60多岁的老人,他毫不犹豫的与群众一道抢修圩堤,固守大堤;在冬季农田水利工地上,冒着刺骨的寒风,他带领全村群众锨铲车运,开渠铺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孙志国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拥护,他是大觉寺人政治、生产、生活上的主心骨、贴心人,群众有红白喜事总要和他合计合计,夫妻、家庭邻里生了气,总找他调解调解,就连青年人找对象接请他参谋参谋,孙志国的话大家信,大家听。
四十年,他与时俱进,敢想敢干。“要想富裕农民,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必须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和联合,那就是要发展合作社”。作为一位见证中国农村改革的老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农村土地由“合”到“分”的变革,看到了新农村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感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和不足,尽快改革过去农民单打独半、散兵游泳的生活模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在合作社这个平台上,尽快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之路已势在必行。于是,他抓班子学政策,将上级的号召和要求结合到本村的实际当中去学习,去领会,提高思想觉悟,开阔工作思路。他广宣传送政策,带着上级的政策、文件以及领导的讲话精神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居民点,广泛宣传,细致讲解,使群众充分理解并乐意接受。他寻目标筛对象。为了寻找和选准有能力、有实力的老板,他不知辞辛苦,日夜奔波,通过打电话、走出去等形式联系在家、在外的知名人士,还实地考察前来参与土地流转的投资者,以一片诚心、一番苦心引来了投资者,为实施村两委的工作计划寻求到了可靠基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觉寺村红高粱生态科技合作社和飞翔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他的精心运作下孕育而生,目前,大觉寺村依托红高梁合作社成片流转9个村民组土地,共1223亩,近500户群众签定了土地流转合同,飞翔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省级示范社,实现了流转后土地的机械化耕作。
四十年,他品德高尚,正气不减。孙志国同志为人谦虚,不骄不躁,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不浮夸,不卖弄,不张扬,不显摆,以农民的质朴和党员的品格,取信于民。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当支书那天起,他对自己和家人就约法三章,“不吃请、不贪占、不舞弊”,开始有人不信他这一套,孙志国的一个直系亲属送1000元钱,想生育二胎,孙志国两次退回,又被送来,但并没有动摇他让亲属做引产的决定,在引产的当天,孙志国把1000元钱送到病房,还苦口婆心的教育自己的亲属。他四十年来没向村集体报销一分钱,没挪占村集体一份财物,为了使自己跟得上工作节奏,他攒了3000元买台电动自行车,不顾60多岁的高龄,天天骑车开会办事,走村入户,风里来雨里去,由于骑得不熟练,几次栽倒摔伤,乡村干部、群众劝他别骑了,他说:我骑车比走路、坐车好,不累还节省开支,多好。2002年,乡政府为表彰孙志国,以特殊贡献奖给他本人1000元现金,他把钱全部上缴村委会,他说:工作是大家干得,这钱应该奖给大觉寺村父老乡亲,用于公益事业。孙志国对身边的干部要求也很严格。一次有个村干部因为嗜好赌博说到纪律处分,被撤职后他一直愤愤不平,认为孙志国在整他,但在他戒赌后,通过外出打工成为被人尊敬的致富典型时,他逢人便说没有孙书记的严格,就没有我的今天。孙志国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四十年来,在他的眼里,钱不可不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全村群众办事花钱值,但把钱用在迎来送往就不是我们村干部应该作的。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孙志国,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朴朴实实的农村干部,在一个偏僻乡村,四十余载志不移,用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仰不负党,俯不愧民”的朴素愿望。(固始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