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会动态 > 正文

“美家庭 好家风”故事分享之六

发布人:胡成胜     信息来源:工会      发布时间:2017-06-26

四世同堂幸福长

文史学院分会 李倩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构建起一个家庭精神的脊梁。今天,我所要分享的便是来自于我家的家风:一个普通、平凡的教师之家的家庭文化。

我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祖辈则都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化教育的农民。尤其是我的父亲,因为来自于偏远山区,姊妹众多,自幼家境贫寒,直至八岁才开始启蒙读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和其他的父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也咬牙让每个孩子接受教育。至今已经退休的父亲还经常念叨着:当年奶奶如何为了他几元钱的学费,四处奔波筹钱;他每天拿着两个红薯充饥,徒步走几公里的山路去镇上读书的情景。正是爷爷奶奶对子女教育的大力支持,使我的父亲成为解放后他们附近乡邻第一批吃上商品粮的大学生。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如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令我受益匪浅。我的父母是大学同学,感情非常好,性情相投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毕业后父亲留校任教,母亲则在一所中学任职。母亲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从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的岗位上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可谓桃李满园。我幼年对于母亲的印象永远都是她忙忙碌碌的背影。当时的中学有早晚自习,当我早上起床,母亲已经匆忙出门去学校辅导学生早读,当我晚上睡觉母亲还未归来。因此,我的幼年时代母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虽然也有不满,也有牢骚,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尤其是当我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我终于理解了母亲。每当逢年过节,母亲收到大量来自天南海北学生们的祝福,她的脸幸福地笑开了花。她会不失时机地提醒我:“孩子,咱们做老师的,最大的成就感不在于你拿到了多少奖项,也不在于你的职称、级别有多高,而在于你培养了多少有出息的学生。”这朴素的话语时常会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候警醒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

由于母亲工作繁忙,在高校工作、相对清闲的父亲就担负起了照顾我衣食起居的责任。父亲给我梳头、穿衣,为我准备可口的饭菜,陪我读书、学习,运动、玩耍,并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记得那一年,我过五周岁的生日,父亲特意买了当时还很稀缺的水果,大概是七八个苹果,我却将苹果悉数地分给了来我家玩儿的小朋友,一个也没给父母留下。当父亲问我苹果去哪里了,我如实相告,还邀功似的对父亲说:“爸,你不是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吗?”当时的父亲微微一愣,露出了无奈的笑容,继而夸赞我是个热情、大方的好孩子。现在,当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回忆当时的情形,真是由衷地为父亲当时的行为点个赞。父亲除了教会我“分享”,还让我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养成了阅读、思考的好习惯。至今,睡前阅读是我们全家不变的生活习惯。父亲不喜欢给我讲大道理,而是为我推荐许多阅读书目,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自己从书里面去找答案”。通过阅读,我获取了知识,通晓了事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诚实、守信、宽容、自律的品质。

优良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星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原因。我的父辈自祖辈那里承继了“耕读传家”的愿望与理想,而我在父亲那里学会了独立思考,在母亲那里,我习得了认真严谨以及夫妻相处之道。如今的我也已经步入中年,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丈夫体贴,儿子乖巧,为了方便照顾近九十岁的外婆,我们和父母一起生活,形成了一个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天下班无论多晚,我们都会跟长辈聊聊天、唠唠嗑,汇报一下每天的工作生活,这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天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刻。未来的日子里,我还要和先生一起肩负起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我们任重而道远。家风作为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产,它将融化在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里,沉淀在我们的骨髓里,它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也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